挫折带来的打击,会让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失败了,不想努力了。不过,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面对挫折的时候,或许也是重新获得自信的节点。 以下的五个心理学发现,或许可以帮助您走出挫败感,重获信心: 1、对自己好一点 善待自己,意味着自我同情、向自己发送慈悲心,这是一个古老而又非常有用的方法。自我同情意味着在面对困难/失败时对自己友善,不极左极右。 自我同情有着古老的历史,藏传佛教中的自我关怀有着一整套的方法和体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克里斯汀·内夫(Kristin Neff)重新将这种方法引入了大众的视野。 内夫200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在考试失败后进行自我关怀、自我同情的学生并不会气馁,他们依然会为了将来的考试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您觉得自己在某件事上失败了,并且意识到很多人也和您一样,都会有失败感,那么,您就会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承受失败。 因此,只要对自己好一点,就能够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根据BMC Public Health的一项最新研究,自我同情甚至也和身体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 2、抵制“世俗的完美主义” 如果您认为其他人希望您变得完美,而且一旦您未能达到他们的期望,他们就会严厉地判断您的话,那么这就是世俗的完美主义。 2017...
发布时间:
2021
-
04
-
27
浏览次数:1
心理学家揭示疗愈真相:最好的和解,是陪内在小孩长大 前段时间,傅首尔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小时候为了见妈妈一面,喝洗洁精的经历。 她说,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冷脸冷眼、轻视责骂,以及无限的期待与要求中度过,没有感受过温情,也不知道被人抱在怀里没事儿亲一口是什么感觉。 长大后的她,和学霸谈过恋爱,和才子谈过恋爱,和摇滚青年谈过恋爱,但都无疾而终。 因为她打心底里,根本就不敢相信爱情: “我很难喜欢谁,即使喜欢了也喜欢被补偿,更别提忘我地爱谁。” 被伤害过的她,心里总有一个受伤哭泣的小孩,宁愿假装坚强,也不愿意展露自己脆弱的地方。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小孩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同样的经历: 莫名感到悲伤、抑郁、愤怒,控制不住得发脾气或感到崩溃; 感情中缺乏安全感,害怕失去,经常用作、讨好来换取伴侣的关心; 人际交往中不敢拒绝,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敢争取应有的权益; 工作中自信心不足,唯唯诺诺、小心翼翼,习惯性拖延、懒惰; 内心敏感脆弱,性格孤僻,过于在意他人的感受和评价。 仿佛心里有个顽固不受控的小孩,在你想要好好的时候,总出来捣乱。 正如《小王子》中:“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其实,上述所有表现,正是心理学上...
发布时间:
2020
-
08
-
29
浏览次数:8
强迫症患者始终都在奋斗的路上,迎战强迫症是个较漫长的历程,需要耐力和恒心。心理学家致强迫症朋友:当你头脑开始质疑时,请坚信你的心。 强迫症朋友们,无论你是正尝试着自助,还是已经接受专业的老师的指导和陪伴,都表明你已在康复之路上奋斗了。应该要庆幸,因为你已经在行动,在积极的迎战和应对。迎战强迫症是个较漫长的历程,就如一场马拉松竞赛,比的不是爆发力,而是耐力和恒心。在这场耐力赛中,你动摇过吗?脑海中是不是常质疑:自己的选择和努力是否正确呢?任何一种有效的方式,之所以生效是因为触到了症状的痛点,就如同要翻越一个巨大的障碍,需要一遍遍的尝试。可能会一次次的滑落,内心会遭受挫败感,但是唯有坚持,胜利才会属于你。如果你也遇到这个大障碍了,开始迷茫、质疑,甚至想放弃时,你可以先找找是哪些因素在影响你。 1、操之过急的心态。对我们强迫症朋友来说,应该都曾体会到:强迫症的好转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如强迫模式的形成会有一定的演变过程,强迫模式的转换也同样需要一定的过程和努力。在做正念练习、暴露练习时,大家需要注意:切忌囫囵吞枣,给自己多些时间,给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多些尝试。急,是强迫症的绝招,而你要想不被它所控制,你就需要采用“慢”招式,如太极拳的“以柔克刚”的攻势。 2、不愿意承受“不好的”。生活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这就是生活的本色、生活的原味。过度的贪爱“好的”、排斥“不好的”是强迫症的本性。因...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7
浏览次数:28
- 01-当我们身处这个时代,总是会有着很多自己不理解的表现。比如说,我们会,把和谐留给陌生的人,把愤怒留给亲爱的人,把悲伤留给自己。我们时常会对亲密的人、在意的人苛刻至极,对他们有很多变态和非变态的要求,当他们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歇斯底里,开始愤怒、抱怨、继而冷漠、绝望。比如会要求他能秒回短信、随时关注自己、为自己做某件小事等。记得以前我对女票就这样,她如果没有及时接我电话,然后我就会一遍遍的打,同时开始积压情绪,等待她接起的那一刹那我的情绪就会爆表。后来从事心理工作后,慢慢知道了这是一种常态:有的人会抱怨伴侣工作忙不够陪自己、不够关心自己;有的人会大骂伴侣为什么不在大清早去送自己去火车站。在他们看来,自己是在用生命呐喊,总觉得对方为自己做的不够,对方却直接屏蔽掉了自己的呐喊,继而自己更生气。直到生气到自己没有力气生气,觉得这个人其实毫不在意自己。 有时候也会对自己充满了鄙夷。觉得不该这么对待亲密的人,不该如此折磨深爱自己的人。但是又控制不住,当他不能满足自己某个极品的需求的时候,情绪又开始爆表。最终又陷入了:“苛刻—愤怒—自责—更苛刻—失望—绝望”的死循环。对亲密的人发火,无理的作、折磨、苛刻,我想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验。当你在愤怒的那一刹那,愿意停一下,去聆听愤怒,愤怒其实是一种强烈的需求。我对你愤怒,是因为我想从你这要,想从你这拿走一些东西,以得到满足。我有多愤怒...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7
浏览次数:18
无论怎样的爱,都是纯洁的,都要理解体谅,都很不容易,只要彼此相爱,自己快乐高兴就好。人们,我想告诉您,今天我的生命里失去了和母亲一样亲的人,此刻我别无选择,唯有以死亡的方式来结束我不能承受的痛苦。 人们,我是一个还没有过完19岁生日的高三学生,我男友在两天前因胃穿孔大出血不治而亡,原因是长辈们不让我们在一起,他绝食反抗。 我的男友个头很高,喜欢打篮球,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好人,虽然他贪玩,常常惹是生非,但这无法改变他与生俱来的善良与单纯。他爱打抱不平,但是他从来没有欺负过别人,同学有难,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帮助别人;他偶尔会犯懒一下,早上不起床,让我向班主任请一个早读课的假,但是他平时非常勤快,总是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们的衣服都是他洗,他嫌我力气小,洗不干净;他善良,从来不愿意杀生,哪怕是只老鼠,他最多是打开房门,拿扫帚打它出去。他不贩毒,也不可能拐买儿童,他更没有杀过人,我一直都称他是“哥哥”,在学校里,他像一个大哥哥一样照顾着我,保护着我,免受人欺负,而我无力报答他,只能教他学习,催他自新。 我们彼此非常相爱,每天在一起都很开心,我们偶尔会顽皮地捉弄别人一下,但我们从没有做...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7
浏览次数:32
在教育问题上,几乎所有家长的出发点都是爱孩子,想对孩子好,但却在表现形式上感到迷茫,不懂得把控爱的分寸感,结果却会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建立产生伤害。爱得有分寸感,不过度,孩子才会有分寸感,会自我控制,反而最自觉。一、自由度爱和溺爱是两件相反的事很多家长听到“自由”这个观念时会大吃一惊:给自由,那孩子不就无法无天了?对“爱”的恐惧就是对自由的恐惧,直接的反应就是对儿童自由意志的剥夺,典型方式是包办、控制和严厉管制。“溺爱”不是“太多的爱”,而是“太多的打着爱的旗号的控制和包办。”爱和溺爱不是一个事情程度上的深浅,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宽容和欣赏,而溺爱的本质则是管制、包办和批评。溺爱不是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占有和控制,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剥夺孩子的独立性,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需要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怕孩子犯错误,凡事都要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来做,孩子一旦失败就大加指责,这样的家长,就是强权家长,他们对孩子“关心和付出”越多,对其自由意志的剥夺就越多。“溺爱”是一种“反爱”,它会剥夺孩子亲身体验生活的权利,迫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生活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被“溺爱”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没主见、窝里横等。爱则是给孩子自由,培养其独立性,基础和前提是信任孩子。自由的人才能拥有独立的思想和...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7
浏览次数:28
我们赢了爱情,却输给了婚姻据民政局统计,90后在一二三线城市离婚率占到了21.1%,高居各个年龄层榜首。有网友不无遗憾地说:“我们赢了爱情,却输给了婚姻。”A小姐正在办理离婚。理由是,婚后对方从不做家务,把她的付出当成理所应当,对孩子不管不顾,一言不合就冷战。沟通过、磨合过、争吵过,依旧无果。她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B先生表示,婚姻和恋爱完全不同。恋爱时,每天风花雪月,你侬我侬,对方放个屁打个嗝都觉得可爱。闹了矛盾,哄一哄,送个包,逛个街,看场电影,也就轻松搞定。结婚后,每天一睁眼,样样需要钱。赡养、抚养、家长里短,种种要出力。热恋期的隐忍和迁就,终于在琐碎的婚姻里全面爆发。吵到筋疲力尽,麻木心死,才发现爱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魔力,剩下的皆是委屈,皆是怨。爱情产生快乐,婚姻则产生人生。荷尔蒙的愉悦只是一时,灵魂的相配才能携手一世。可灵魂相配,哪有那么容易?性格人品,家庭烙印,志趣追求,彼此理解包容的意愿,哪一种不是考验?成人世界的感情,经不起人性的敲打考验1. 原生家庭,婚姻矛盾的导火索。朋友H嫁给了个老实的男人,虽说不够浪漫,但也足够踏实靠谱。她知道另一半是妈宝男,但彼时沉浸在爱情的她,选择逃避这个问题。可婚后她深刻感受到这个男人的变化。婆婆重男轻女,女儿出生后,婆婆就没给过她好脸色,还没出月子,就开始指使她做这做那。甚至产假结束回到职场后,婆婆仍把一家人的脏碗留给她洗,哪怕自己...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7
浏览次数:23
资料待更新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7
浏览次数: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