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的统计里,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全球第一;自杀是中国15—34岁人群死亡原因排名第一;16%的中国学生考虑过自杀。
有机构对上海中小学生做过调查,数据显示:
约25%的孩子想过自杀,
5.85%曾计划自杀方案,
1.7%自杀未遂。
![厌学、抑郁、自杀.....是什么正在毁掉现在的孩子 厌学、抑郁、自杀.....是什么正在毁掉现在的孩子]()
最近有看到一条很痛心的新闻,一个15岁的女孩跳楼自杀,父亲试图去接,却被砸伤,两人抢救无效死亡。
在父亲去救女孩的那一刻,我相信他完全是出于父亲的本能。只可惜这是一个悲伤的结局。只剩下无尽的懊悔。这件事发生后,小曾的母亲近乎崩溃,她在医院中痛哭,称自己当时要是快一点上到25楼,或许能阻止这一场悲剧。
他们因何毅然赴死?事情的背后,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近期一项分析显示,全球范围内青少年抑郁障碍率为2.6%,高达30%的青少年经历亚临床症状的抑郁情绪。我国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病率约为4.8%~22.8%,其他调查则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流行率在20%~44%。
青少年抑郁症前兆的表现不同于成年人,青少年的抑郁更具有隐蔽性,因此往往被低估,具体表现为烦躁、易怒、甚至逃学、离家出走、总是抱怨没劲、疲乏、头痛、胃痛、胸闷、做作业效率降低、成绩下滑、如对他人评价过分敏感、在大考前紧张不安、失眠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出现暴力、自残甚至自杀的行为。
![厌学、抑郁、自杀.....是什么正在毁掉现在的孩子 厌学、抑郁、自杀.....是什么正在毁掉现在的孩子]()
有很多人会说因为学校的课业压力、升学压力或者是无休止的补习班,也有人会说是家长的喋喋不休的语言暴力或者焦虑。还有一些社会的压力.....
其实这些都是,很难说清具体是因为什么,但是能导致这么多青少年抑郁、绝望、甚至自杀的,可以说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意义、陷入了绝望!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心理学有个很著名的实验——塞利格曼之「狗狗电击实验」
总结的 “抑郁是一种习得的无助”
在塞利格曼领军积极心理学之前,他的研究主题是抑郁症。1967 年,他通过一项借助狗狗完成的实验,提出了“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这个概念
他将狗狗分为三组,并分两个阶段进行实验。
实验的第一个阶段,第一组的小狗不施加电击,作为对照组;第二组的小狗施加电击,但是狗狗只要按压地板就可以避免电击;第三组小狗同样施加电击,但是无论如何,狗狗都没有办法躲避电击。
实验的第二个阶段,让三组小狗分别进入一个带有隔板的笼子,并给狗狗在的那一侧通电,隔板的另外一侧不通电。结果发现,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狗狗很快就学会了跳过隔板到另外一侧躲避电击,而第三组狗狗压根没有尝试过,而是趴在通电的地板上,动也不动地忍耐电击。
WHY?这究竟是为什么?明明跳脱的机会就在眼前,为什么狗狗不逃到右边的安全空间去呢?
塞利格曼从第三组小狗的表现中总结出了习得性无助,而且在后来的研究中还发现,这种现象同样适用于人类。
当一个人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惩罚哪怕再努力也改变不了结果后,就会习得某种信念——“无论如何努力,我都无法改变现状或未来”,他们觉得自己不行,再努力也不行,于是放弃努力,被动地停留在恶劣的处境中,即使有明显的机会去做出改变,也会视而不见。
为什么会这样呢?塞利格曼认为造成习得性无助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产生了心理上的强化。
当一个人在经历很多次失败之后,就会觉得自己天生愚笨,无法反抗,不管再怎么努力,还是无法成功,因而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
第二,不良的归因方式。
有的人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者智力太低,而把偶然的成功归咎于运气好。这种不正确的归因方式,会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智力产生怀疑,从而失去起码的自信。
第三,不恰当的评价方式。
有的人在遭遇失败后,往往会受到周围人的批评和嘲笑。这种社会认同的低下,给予了他们消极的自我暗示。长此以往,他们就会逐渐丧失自尊心,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
比如孩子数学不好,无论怎么努力,就是学不好,他开始会觉得自己笨,如果家长老师再多次对他批评或者不认可,或打骂惩罚,那么他就会渐渐丧失自尊,开始会厌学,严重的就会抑郁。。。。
所以我们经常会在新闻里见到可能只是因为数学没考好,因为作业没写完,因为做错一点小事就自杀的孩子。很多人都会觉得那些孩子脆弱,不珍惜生命,然而却忽略了,这些孩子早已陷入了习得性无助!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实是恐惧死亡、害怕疼痛的,然而现在却使得那么多孩子毅然决然的自杀,这真的挺悲哀!
所以当你的孩子已经出现了一些抑郁的前兆,有自残等现象,千万不要再认为这些孩子脆弱,很多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自救,或者已经放弃了自救!
幸运的是这些习得性无助并不是不可逆的。塞利格曼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给习得无助的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也结合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来为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果给予奖励,“习得” 的无助也是可以 “消褪”、转变为希望和光明的!
塞利格曼实验室里那只习得无助的狗狗,之后也在研究人员的鼓励下 “忘记” 了无助,成功跳脱电击。
如果你意识到你是属于此抑郁状态,有几种方法可以改善!
1、不要轻易的否定自己!
2、降低期望值,从简单能做到的事入手
3、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4、跳出心理陷阱,不要一直把此事放心上
如果作为父母,有发现孩子有抑郁表现的,也一定要及早的重视起来!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从埋怨抱怨改为鼓励。
另外也请家长去考虑教育的本质或者意义!教育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的,有些是鉴于求生的技能,有时是为了权利、有时是为了探索、或者是寻求真理,或者是找寻生命的本质.....现在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各种教育,早教、兴趣班,家长自然都是站在为孩子好的角度,花重金去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但是孩子需要的真正的教育到底是什么?
河南领 先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温馨提醒:虽然很多专家都在呼吁,不要过早的让孩子识字、或者报那么多的兴趣班,国家也提倡减负多年,但是现实是越减负担越重,课业压力、升学压力越大。家长陷入持续的焦虑中。很多家长报班就是因为看见别人都报了,所以逼得不得不报。然而重金花下去,就希望孩子能学得有所成。现实却是揠苗助长。对于孩子而言,给予孩子爱、生命的意义这才是教育需要做的!
郑州青少年心理咨询哪里好?郑州青少年心理婚姻咨询,郑州青少年心理婚姻咨询公司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